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何谓规矩? (第6/8页)
?盐也是国家大政,老夫能做的不多。” 说到现在,其实周经已是越来越配合张鹤龄了,有前番陛下的保证,保证了张鹤龄寻摸的银子,半数交户部调遣。今日又听张鹤龄说了这许多,他的确是从心里想支持一二。他也希望,张鹤龄真能收来些,即便一岁几万十几万两,那对于户部也是不小的补充。 要知道,他堂堂户部,一岁之间,来自工商事上的税银才有多少? 各地关税30万两,各种营业税15万两,沿水路各税卡9万两,各种官办矿业15万两,这可是煌煌亿万里江山的大明一国,实在过于可怜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无需做太多,张某只希望周尚书能秉持朝廷的制度,比如盐之一项,且莫要因着历年的余欠,妥协松口便成。当然,若是有可能,在陛下和众臣跟前,恳请大司徒能秉持正心,就张某所行之事,就事论事,公正以待!” “这么简单?” 周经脱口而出,只是一出口,突然自己也笑了。 确实简单,但如此简单之事,张鹤龄还要特意跑一趟,又是许愿,又是请求的提一提。 盖因为,即便是这简单之事,他张鹤龄也很难在朝堂大员中得到,可不就是好笑吗? 这一想,周经心中有了些微妙。 “嘟~嘟!” 张鹤龄正待要再言之时,突然官廨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 周经一声应后,一名吏员推门走了进来,行礼之后禀报道:“部堂,衙门前有锦衣卫的人来了,说是要寻寿宁伯,有急事!” 周经点头,带着笑看向张鹤龄,道:“看来寿宁伯还挺忙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