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何谓规矩? (第4/8页)
,报效朝廷。可老夫要办的事,与你能有多少相关!?” “呵呵!” 张鹤龄对周经那随时要赶人的架势毫不在意,笑了笑道:“大司徒莫急,张某说了这许多,只是想说,田、丁、税、赋、役,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稍一动作,举国皆惊。每行事,必要厘清上下,且需要吏制,需要上上下下的观念和意识的改变,非是可一蹴而就之事。 但事要办啊,这些牵动太多的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余者呢?仓储、路漕运转、钞关税卡、地方的营业税、店铺的准业税、酒醋的特许证税、产业转让的印花税、配给的规费以及各种各样的杂税……” 周经瞥了张鹤龄一眼,再次挥手打断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还是你以为,此种比田赋、丁税简单?” “当然不简单,指着这一路吃饭、发财的人太多了,哪可能简单。” 张鹤龄笑道:“张某的意思,余者分量很重,甚至比田丁税赋更加重,也是能最快产生效益的途径。谁叫商贸挣的多呢! 全国十三道,每道每省,每路关卡的事,皆是国家大政,张某没资格参与,但京中东城之地,张某或可动一动。 三十税一,甚至挂了个所谓某某部司的名头便一毛不拔,那怎行?该让他们为大明做点贡献!” 周经问道:“你既然都知道,那你可曾想过,这些名目,他们或许并不是没交,交的也不止那些,实际上交的或许已有了二十一,甚至十一?” 张鹤龄颔首道:“张某自然也知道,但国家没收到,衙门没收到,与我何干,与您这个户部尚书又何干?” 周经轻叹道:“老夫倒有些佩服你了,但老夫觉得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