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四百八十三章 阿济格的进退两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三章 阿济格的进退两难 (第1/7页)

    如果建虏现在放弃辽沉,大踏步向北后退,东江军想要一鼓作气地解决敌人,就需要在辽沉经营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

    建虏也会因此赢得一年多的缓冲时间,而不是被东江军死死牵制,连耕种生产的劳力都抽调不出来。

    多尔衮要是真有那么大的魄力,直接退到黑龙江流域,路上会死很多人,但郭大靖想要消灭他们,恐怕就不是三五年能够完成的任务。

    至于更远的,还有库页岛,还有外兴安岭、西伯利亚,东江军就更是鞭长莫及了。

    换位思考的话,这是郭大靖为建虏所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郭大靖知道,多尔衮即便提出这个方案,也会遭到建虏高层到底层的强烈反对。

    在大多数建虏看来,形势并没有到那么严重的程度。怎么就要掘开老汗的坟墓,抬着棺材、拖家带口地跑路了呢?

    内乱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不太可能刀兵相见,但思想不统一,对于建虏的作战,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把建虏尽量留在辽沉,我军也要发展壮大到能全歼建虏的实力,那时候才是平辽灭虏的最佳时机。”

    郭大靖伸手指点着桌桉上的地图,缓缓说道:“辽沉的建虏败退,只有两条路:一是向西走抚顺、清原,退入建州卫故地,并继续退向奴儿干都司的纵深;二是向北走铁岭、开原,先进入北方草原……”

    想要把两条退路都切断,显然是很困难的。但堵住建虏西窜之路,还是大为可行的。

    虽然建州故地,几乎是被建虏所抛弃。但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重新经营的难度,都比北方的荒芜苦寒之地,要强得太多。

    所以,如果建虏能成功西逃,重新安定和恢复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如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