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一十二章 香饽饽 (第1/5页)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此时已经是1243年的春天,蒙古帝国的大概情况已经被慈禧的情报部门摸了个通透,文南也把南宋朝廷对罢市、北伐的态度带了回来。洪涛根据这些情况,也把自己的计划改了改,然后召集了各部门的负责人,在金河城开始商议下一步金河帝国该如何行事最有利。 “诸位,看到了吗?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啥叫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以后大家遇到了什么难事儿,千万不要一时意气用事,只要能活着,一切都不是难事!大宋官家估计此时睡觉都能笑醒,计划赶不上变化啊,谁能想到蒙古人居然自己打起来了。这次大宋朝庭要是再收复不了失地,那这个朝廷不要也罢。”洪涛的开场白依旧是那么俗,却又那么有哲理,听得慈禧频频点头、听得栗娘直撇嘴。 “蒙古帝国的现状刚才慈部长已经介绍完了,大宋朝廷对北伐还是比较积极的,并且和帝国追加了三千支火枪,只等这一万人新军训练完毕,北伐的条件就凑齐了。不过在海商罢市的问题上,大宋朝廷不愿意让步,目前朝廷里的北伐派倾向于由朝廷和海商代表谈一谈,主和派则主张按照造反来定性,派兵镇压和海禁都提出来了。” “现在对于帝国来讲,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如何处理好帝国与南宋、帝国与蒙古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让海商罢市行动最终获得预期效果,都关系到帝国今后是在河东还是在河西。今天我们要确定的就只有两个问题,第一、如何支援大宋朝廷进行北伐;第二、如何利用目前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