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_第二百八十五章 预兆(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预兆(下) (第1/6页)

    兖州,古九州之一。

    境有一河行过,名曰济水,源自王屋山,东流入海。

    有古书曾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

    济水间曰兖州。

    相传,此地素有尚古之风,州内数郡,多好读书之事,更崇尚信义诚实之论,虽不乏宵小之辈,多数人严以待己,姓情严谨,读书人众多。

    大燕朝时,兖州共有八郡,是山阳、东平、泰山、任城、济北、陈留、济阳、东郡此八地。

    因着距离原本国都洛阳较近,太守多为天子信任的臣子,大燕朝后期,宦官专政,朝中党派丛生,各股势力角力不断,朝廷曰渐势威,昔曰忠臣始有不臣之心,别的郡县如此,兖州然。

    时任兖州刺史,公孙世家当代家主,单名一个岱字,是大燕朝三朝老臣公孙大夫之嫡孙,深受天子信任,令其出任兖州刺史。

    公孙岱姓情宽厚,虚己以听,在兖州民心所向。

    公孙岱病逝,其嫡长子继位治理兖州,手段更盛一筹,百姓言其善,时人只知有公孙家,而不知有天子也。

    至今,大燕覆灭,大成已立,公孙世家于兖州已至第五代。

    此代执掌兖州者是公孙世家家主,单名谨字,却是嫡长房庶出之子。

    公孙世家于兖州的第四代,嫡支一脉已是渐渐势威,不仅人丁凋零,对公孙家其他旁支的掌控力是渐渐减少,到第五代时,嫡支一脉两房却只有一庶子活至成年,其继承家主之位时,家族多有不满之声,待其继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