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_第228章 瞒天过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瞒天过海 (第2/5页)

下,而且顶上也是敞开的,在高炉顶上还搭了架子,四名袒胸露背的壮丁站在架子上,正合力搅动一根长铁棒。

    “公输先生,这又是什么炉子?”项沱好奇地道。

    “这是炒钢炉。”公输车颇为自得地道,“以前在鲁国,老朽曾经见过一个当世著名的铁匠宗师用这样的炒钢炉炒出了质地极为精良的精钢,其硬度远胜普通精铁。”说此一顿,公输车又有些遗憾地道,“不过,老朽暂时还未能炒出精钢。”

    项沱伸手拍了拍公输车的肩背,说道:“公输先生乃是墨家矩子,又是当世有名的工匠宗师,本将军相信你终有一天会成功地炒出质地优良的精钢,届时,先生可一定要为本将军打造一把削铁如泥的精钢横刀!”

    公输车摆了摆手,道:“老朽尽力便是。”

    说着,众人又来了弓作坊前,只见弓作坊前的空地上已经码放了一堆堆的老桑,仍有壮丁将一根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的老桑木扛来这里,弓作坊里,几百名木匠正夜以继曰赶造单体长弓,虽然复合角弓姓能更好,不过单体长弓工艺更简单,适宜大量装备。

    项沱走进作坊,从一名工匠手里接过只把已经造好的长弓,试着挽了挽,挽力大约在一石左右,成年男丁都能轻易挽开,又取了一枝重箭试了试射程,以四十五度角抛射大约能射「启航冇水印」出一百多步远,而且落下的重箭能轻易贯穿一重铁甲。

    可如果拿桑木长弓进行精确射击就不行了,二十步外基本上就是十射九偏了。

    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这些桑木长弓其实就是剖开桑木条绑上麻绳这么简单,其制弓弓艺根本没有后世那么复杂,当然,这也与弓箭手的作战方式有关,因为弓箭手的箭雨压制从来都是靠数量取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