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社_山海经的第六点想法: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山海经的第六点想法:灵照百里的智慧之光 (第7/9页)

料的幕布,那么只要少许篝火、火炬级别的光源,就可以把一大片范围照得通明,均匀。

    你们如果能调出类似的反光涂层,那么回家把家里四面的墙全部涂一遍,然后晚上关灯,房间中间点一支蜡烛,你们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宵明’。

    也许,舜发明或拥有了‘宵明’这种材料。让家家户户涂抹上,然后晚上家里立个火苗,就可以让整个屋子都很通明。

    但是,这违背了后面的‘处河大泽’,是在大湖上出现这种现象。

    所以这种材料,上古不是谁都能用的,或者并不能普及。想想,我们现代人,都没有家家户户刷反光颜料的。以前小时候家里停电,点的蜡烛也只能凑上去勉强看书,屋子里根本还都是黑的。

    不可能我们比古人还惨吧?

    我不知道你们谁,见过旧时代的一些夜场戏,我也只在电视里见过,大晚上的时候村头架台子唱戏,四周都要升起一片片高大的布帘,把整个现场围起来。在只有灯笼、火把形式光源的时代,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聚光,让现场比不围布帘要通明得多,撤了布帘,立多少火把都反而看不清。

    那么,真相可能是,舜在大湖上弄了个大型的篝火晚会,或是某种仪式。

    这个仪式中,他弄出了非常震撼人的‘灯火表演’。

    升起非常高的布,抹上他用较为原始的自然材料,所调制出来的‘巫之颜料’,具有极强的反光效果。

    这些反光布立了一大圈,围着湖面,湖边还有一圈火把。

    火光,把整个湖泽乃至四面的布,都照的通亮,大晚上人人都看得清彼此,使得岸边的观众席特别通明。

    同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