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94 章 远程无线充电技术(中) (第1/4页)
沈巍也不矫情,直接道:”李总,齐总,王教授。我不知道你们对无线充电方案了解多少,我从最常见的来说吧。目前最常见的无线充电方案是电磁感应方案,其原理是在充电器底座和终端各安装一个导电线圈,当两者靠近时,发射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电流通过,产生电磁感应,从而在接受线圈内产生一定电流。从而将电能从发射端转移到接收端,最终完成充电。 这项技术并不复杂,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工厂、实验室、矿山等等许多场景中都有应用,目前的一些高端手机,只不过是把充电线圈集成到充电器和手机当中,这就是所谓手机中的无线充电功能。 不过基于电磁感应实现的无线充电功能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传输距离非常短,在时常使用场景中,接收端设备必须紧贴着发射端,就比如手机只要稍微从充电器底座上拿起,立刻就会断电。这就导致了想要给手机充电,必须放在充电器底座上,根本无法远离,这就跟数据线充电区别不大了。所以手机厂商完全是把无线充电功能当个噱头来卖,根本不实用。 除了电磁感应无线充电方案外,还有像磁共振,无线电波,超声波等等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研究深入不够,连实验室中都无法做出可用的样品。” 沈巍说到这里,喝了口水,李月琪知道接下来该进入正题了,于是捧哏道:“那咱们团队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与这些又有什么不同呢?又是怎么解决距离问题的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