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女孩的两点一线(上) (第2/4页)
上车。“墨迹什么?一张机票能叫我破产?” 罗翔看出老朱真心实意也就不推诿。笑道:“朱叔叔。我要两张票!” 朱华东毫不犹豫。“行!” 罗翔坐上拉达车。开车地是络腮胡老暴。车子很快到了江城大学。江大校门卫出名地聪明。放假、开学家长云集时都会实行校外车辆进出一块钱地策略。让朱华东咂咂嘴表扬不已。 罗翔取笑朱华东。“趁火打劫值得赞扬?” 朱华东正色道:“商人顺势而为、借势生财才能家致富。” 罗翔若有所思,顺口说道:“今年沿海在流行一样玩意儿,朱叔叔的模具厂造它不难,这样的借势生财怎么样?” 朱华东摇摇头表示不知,罗翔用手比划,“一块多层胶合板,四只聚氨酯轮子。” 罗翔说的是滑板,和街舞、涂鸦、刺青、衣着、街头篮球同属于街头文化。 九四年开始,眼界尚不开阔的很多青年喜欢日本,他们出门玩滑板,穿松糕鞋和短流苏的裙子,顶着纤维烫,扎花里胡哨的头巾;喜欢《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看《情书》、《爱情白皮书》,疯狂热爱酒井法子、安室柰美惠、宇多光和木村拓哉。 他们从台湾接收了这股sao动之风,以为洋名是hip-hop的街头文化以日本为源头,他们将会有一个充满贬义的名字:哈日一族。 但哈日也能带动经济,罗翔给朱华东指出一条便道。几年后,全国轮滑和滑板制造企业过一百家,占据全球一半市场,产值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