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梅家 (第2/6页)
在中国的历史上,军阀割据一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毒瘤,基本上,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是亡于军阀割据,比如汉亡于曹孙刘割据,唐亡于节度使割据,南朝和五代就更不用说,基本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军阀更替史。 只有宋明是例外,因为宋明奉行以文制武的国策,武将成了文官的附庸,无论是从世俗道德上、法理上还是物质基础上,都铲除了军阀割据的土壤,但这样的制度,并不是一个好的制度,因为一旦文人政治崩溃,军阀割据立刻就卷土重来。 所以辛亥革命后,随着文人政治的崩溃,中国立刻又陷入到了军阀割据。 孙中山在苏俄以及**的帮助下创立黄埔军校,并以黄埔军校生为基干组建了新军,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军阀的痼疾,但并未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老蒋的中央军全盘继承了黄埔学生军的衣钵,但是还没过几年,军阀的顽疾立刻卷土重来。 中央军内很快就有了嫡系旁系这分,以黄埔学生军为基干扩编的是嫡系,在北伐以及历史军阀混战中被收编的就是旁系。 比如第七十九路军、薛岳部、韩复渠部等等,都是旁系。 不说旁系,就是中央军的嫡系内部,也是大小山头林立。 大的有陈诚的土木系,胡宗南的第一军系,汤恩伯系等,小的就数不胜数。 可以想象,假如没有小日本的入侵,在老蒋活着的时候,中央军会维持表面的一统,可老蒋一旦离世,中央军就一定陷入分裂,就如同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的分裂,而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