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特战兵王_第440章 防御陋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0章 防御陋习 (第2/5页)

了,现在这些小山包的土层因为浸水变得十分疏松柔软,所以很容易就能削平山头,丁力将全团千余人分成十几个小队,每个小队负责一个小山包,热火朝天的开干。

    剩下的事情,却不需要徐锐继续监督了,徐锐在阵地上又转了两圈,就又带着雷响来到肥南的防御阵地,肥南属于皖中挺进旅第2团的防御阵地,这里地势要比肥东高,所以积水情况没那么严重,工事修建得也较为顺利。

    但是徐锐顺着皖中挺进旅第2团的防御工事大致走了一圈,眉头便立刻蹙紧,因为皖中挺进旅第2团的防御工事修得很不理想,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甚至可以说修得简直就跟****一样,总之一句话,第2团的工事仍未能摆脱国民军的陋习!

    从本质上,国民军仍然是一支旧军队,并没有摆脱北洋军的影响,比如说重机枪工事的构筑,只会盲目追求射界的开阔,所以往往修筑在制高点上,实战中,这样的重机枪工事很容易就会被敌人的各式火炮摧毁。

    尤其是小鬼子的掷弹筒打得极准,摧毁这样的重机枪工事就更是十拿九稳。

    还有,防御工事只讲究横向展开,却缺乏纵深保护,这样一旦被突破一点,整条防线顷刻之间就会全线崩溃,关于这一陋习,在南京保卫战中,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给国民军所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

    南京保卫战,国民军统帅部纠集了超过十个精锐师,以牛首山、紫金山以及栖霞山为依托,在南京外围构筑了一条看似严密的防线,并且扬言至少要坚守超过三个月,可是实际上呢,才三天不到,这条看似坚不可摧的防线就全线崩溃。

    究基原因,就是因为各部防御阵地只讲究横向展开,却缺乏纵深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