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妖师_六十五:杂文、策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五:杂文、策问 (第2/4页)



    陈玉斋道:“当年蜀道艰险,山高谷深,其中最难越过的,便是一座子午山。此山既险,又有妖魔盘踞,不过险则险矣,风景却最瑰丽。但如今的人再过蜀道,却没法领略那景致了。”说到这里,他对贡院中的诸生微微一笑,“先朝开辟蜀道时,玄门三十六位羽士施展大小如意之法,化须弥成芥子。诸位眼前所见的,就是当初那座子午山了。”

    大庸百姓大都听过那子午山的典故,但纵使在场诸生大都出身显贵,亲眼见过此山真容的人也寥寥无几。陈玉斋话音刚落,众人惊叹纷纷。虽然考试时不得喧哗,陈玉斋也没出言阻止,只待众人安静下来,才朗声道:“此山本藏于内库,深得圣人喜爱,今日春试,圣人特许尔等观摩此山。诸君便以这水精山为题,写一篇杂文,诗词歌赋、箴铭论表皆可,不拘格式。以此三支香为期,香尽则止。”说着,拂袖一挥。场中的大鼎里插有三根尺余高的香,粗如儿臂,其中一根无火自燃。“开始吧!”

    于是诸生入座,有的只看那水精山一眼,便铺纸磨墨,开始书写。有的则对着那水精山谨慎琢磨,迟迟不肯落笔。

    李蝉端详那水精山,心想此山的确大有文章可做。既可以颂扬开山辟道之功德,亦可对缩山成石的神通大书特书。若藻饰华丽,能造出些抓人眼球的骈词俪句,加之以引经据典,就是一篇佳作。他思索片刻,只见那鼎中的第一根香已烧去了一小截,便不再犹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