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十七:对策 (第2/7页)
人呼其王。事同而名异,何也?是人爱其类,而恶其佗也。」 说到这儿,陈玉斋点点头,停下言语,似乎正在咂摸。 那法慧僧人便在这时候出声,点评道:「依此子所言,妖魔竟与人无异?这岂非混淆黑白,不分善恶?便如他答那一道时务策,竟说甘露不在法界,而在闾阎。这一「法界」,说得模湖,却分明指的是那庄严妙曼之极乐净土。佛渡众生,为大众说甘露净法。如何甘露却不在法界,而在闾阎?此亦是颠倒上下,妄言始终。贫僧于是以为,此子好为惊人之语,却不谙经义,学问浅了些,故将他黜落。陈学士怎么看?」 法慧虽是贬斥,但若李蝉在此,也要暗道一声好敏锐的心思。他写这篇文章时,心里就想着家中那些妖怪若能被世人接受便好。不过,这和尚抓小放大,分明有些钻牛角尖,看来那篇时务策着实把这他给得罪了。 法慧说罢,陈玉斋笑了笑,摇头道:「这篇《水精论》的主旨,倒不是定义是非。且看这文章末尾:善恶美丑,皆人之思虑也。又在思虑之外,善恶美丑为何物?圣人云:无思无虑始知道。此可谓知道也。」 他说:「我瞧这春试的杂文里边,青词绿章写得好的,数不胜数。这些才子,的确是宫闱朝堂里难得的人才。但进了乾元学宫,却得潜心修行,却番本领却无处施展了。这篇文章,既然能论道,呵呵,这却是不可多得的。这个李澹,不知修行到了什么地步,单看这文章得最后几句,像是摸到一些知境的门槛了。」 法慧说话时,阁中众考官本来还在观望,到陈玉斋说完这一番话,便都想起来了,李澹那本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