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花缘梦(第一部)_都市花缘梦(211-2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市花缘梦(211-225) (第19/51页)

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双峰插云。该景在灵隐路上洪春桥边。“双峰”指环湖山脉中最著名的南高峰、北高峰。山雨欲来时,于此处遥望双峰,浓云如远山,远山又淡似浮云,峰尖朦胧插云端,似泼墨山水画。巍巍天目山东走,其余脉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古时均为僧人所占,山巅建佛塔,遥相对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岚翠雾白,塔尖入云,时隐时显,远望气势非同一般。南宋时,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插’者,虚言也。设景碑亭于此,实为权宜之计。“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诗,它告诉人双峰插云的景观。南宋时,从凤凰山上望之,方可得其神采。明代的李流芳,却主张到苏堤第三桥望山桥上观赏此景,他在中写道:三桥龙王堂,望湖西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蚋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清以后,双峰之巅已无塔影,赏景位置则移易到湖上,因为洪春桥畔尽管建有景碑亭,但游人到此只见林木葱蔚,「双峰」连影子也无觅处,倒不如泛舟湖上,尚能遥指云中峰峦,心驰神往于登临其巅俯看尘寰的宏阔高远。故陈璨诗云:南北高峰旧往还,草鞋踏遍两山间。近来却被官身累,三过西湖不见山。

    曲院风荷。该景在苏堤西北金沙港,宋代为酿酒曲院,里面种植许多荷花,红翘翠盖,风姿动人,芰荷深处,清香四溢。现已扩大数百倍,赏荷廊轩古朴典雅,参天密林中有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