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八章 正确方法 (第5/5页)
“就是你说的那个参数化设计的问题,我看了一个用二次曲线解决升力体布局优化的案例,然后我觉得这刚二次曲线有缺陷啊。” “二次曲线求解末端切线交点坐标的过程太麻烦了,二阶导数不连续的曲线,还要分段处理。” “我在想,如果用代理模型法来解决,会不会简单一点。” “刚才试了一下,好像还真可行!” “陈念,你快来看看!” 陈念接过他的草稿纸,一眼看去,便完全明白了。 这其实并不算什么多大的突破,充其量只是优化了一部分的建模算法而已,连水个论文都不够。 但是,如果从这个方法继续发散开去,在未来,等计算机技术充分发展了,再引入遗传算法、机器学习等等新工具,这一个小小的优化的潜力就能发挥出来了。 这难道就是系统发放源点的原因? 陈念心里一动,隐约意识到了什么。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很有可能意味着,自己之前对系统规则的理解是不完全的。 所谓的源点不是来自于学习过程,而是来自于“知识增量”。 只要这个“增量”是自己引发的,就可以获得奖励。 那岂不是说,自己真正的方向,其实是个顶层设计者? 正确的工作方法不是把所有模块全部解析出来,而是专注于具有启发性、突破性的技术,实现源点的自循环…… 好家伙,难怪一直觉得源点不够花,感情是方法没找对啊! 好在无论是发动机还是机体设计都是具有启发性的,早晚都会引发新成果带回源点,要不然那可亏大了…….九月酱的星火200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