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华娱1997 第275节 (第5/6页)
懂的部分,也让他了解到曹轩对当下世界流行歌曲的演变以及各种创作思路有着很清晰的了解,特别是摇滚和流行两种风格。 虽然碍于可能是中国,对于一些美国本土文化不是特别知悉,但流行音乐理论非常扎实。 瑞斯甚至觉得,曹轩可以去伯克利学校教书。 电台节目毕竟是大众节目,太过深奥的东西,他都听不懂别说听众了,所以这些专业知识点到为止。 曹轩介绍的差不多,瑞斯就直接放歌,根据歌曲聊了聊故事,反正就是吹,往高逼格上面吹。 听了这首歌你就能获得人生感悟,听不懂说明你年轻。 或许曹轩说的没那么直白,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他其实不想搞这些东西,但是没办法,美国歌迷就好这口。 美国流行音乐文化盛行,让歌迷听众的审美相对比较“高级”一点。 当然,很多人照样喜欢那些烂大街的俗歌,车子房子票子表子,不然那些匪帮说唱还有小黄歌不会那么红。 但是人都是要脸的,这些歌心里再怎么喜欢,不能拿出来装逼呀。 心里是房子车子票子表子,嘴里说的是仁义道德和自由民主。 所以好的歌曲得有故事、得有人生、得有感悟、得有梦想、得有蜕变,否则就是烂大街的口水歌,没有灵魂的靡靡之音。 曹轩的歌曲本身就是励志爱情的正能量歌曲,所以华纳制定的宣传定位很明确,就是奔着高逼格去的,直中那些歌迷的g点。 而且曹轩的中国人身份,也符合外来和尚的定位。 虽然美国人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但是对不了解的文化毕竟是存在一定的幻想。 这个幻想是可以引导的。 你往下引导,抹黑丑化,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