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旗_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三 洛川会议(3) (第1/9页)

    二战前的风云际会,复杂异常,几乎国际上稍微有些影响力的国家,都牵涉了进去。

    除了一些根本没有实力,国土远离亚洲和欧洲的国家,才会幸免于难。

    曾一阳尽量将国际上主要的几股暗流,表述清楚,不带有一丝的主管见解。

    毕竟他还不是党的决断人,此时他的任务不过是一个传递消息的人,将他看到的,和听到的用语言组织完成后,描述给中央领导听。至于,政治局会议后,如何决断,那么就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

    到时候,曾一阳只要执行中央的命令就行。

    从曾一阳的内心深处,也并不想再将自己的地位往上提。他很清楚,按照此时他在红军中的地位,或者说新西北军政中的重要位置,一旦党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壮大、胜利后。蒋介石即便有美国人的支持,也不会对将来的解放军构成威胁。

    建立新中国势在必行,等到55年授军衔的时候,要是没有一个元帅的军衔,还真的是没天理了。

    曾一阳是一个知足的人,不是时刻算计得失的阴谋家,也正是他务实的心态,和一心为全军着想的气度,才在各支红军将领中留下了很好的影响。

    彭老总甚至以战友相称,认可曾一阳作为他革命年代的战友了,这种信任,在战争年代是如何的难能可贵。

    在主席家中的那次畅谈,或许说是一个缩小了规模的政治局常委会议,中共主要领导都到齐,从曾一阳的口中,他们得到了一个对红军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的消息。就是苏军外强中干,虽然苏联的最高领袖是一个完全不亚于希特勒的偏执狂,或者有些地方连希特勒都赶不上。

    还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