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0章 新钱之技术壁垒,私币之泛滥根源 (第1/4页)
朱媺娖笑了笑,也觉得她不该怀疑大夏国的技术水平。 前段时间,她上网看新闻,都看到大夏国准备建造名为“天宫”的国际空间站,另外又向着“人造太阳”方面努力。 这事要是让大明诸臣知道,恐怕更加认为后世就是“仙界”了。 至于说制造她在之前会议上所说的大明民间不可能彷造的银元、铜钱,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 哪怕再外人看来,郝光明仅仅是为了爱好、为了玩,其中所蕴含的技术也非大明民间几十年内能破解的。 这点朱媺娖十分确定,因为她是和郝光明具体了解过大明铸币技术的。 神州在近代前,铸币技术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范铸法、叠铸法、母钱翻砂法。 从唐宋开始,便开始使用较为先进的母钱翻砂法了。至大明朝,母钱翻砂法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 直至后来清末使用近代机械铸造机制币,母钱翻砂法才被淘汰。 由此可见,正常来讲,目前大明的铸币技术三百多年都不会突破。 这并非神州人在发明创新方面不积极,而是母钱翻砂法就封建时代而言,真的已经相当优秀,缺点很少很小了。 所谓的母钱翻砂法,就是将制作好的母钱放入砂箱内,一层层的压实。以母钱印好子范砂型,在取出母钱,通过预留孔道倒入铜汁。 之后待铜汁冷却,打开砂箱,就可以得到一根凝结着数十至上百枚不等的钱树。 再将铜钱从钱树上取下,放入专门的工具上集体打磨好就行了。 这种母钱翻砂法,比以前的范铸法、叠铸法都更加灵活,砂箱也可以反复利用,跟印钱都接近了,使得铸币十分方便。 但因为其在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