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89节 (第6/7页)

视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要给青年学者更多的支持……”

    《青年报》用一系列实例来说明,重大成果往往都出现在青年学者身上,通篇读下来让人了解到青年人才的重要性。

    当然最核心的还完成证明的王浩。

    大体浏览一下报道,就好像王浩已经能和那些顶尖科学家相提并论,实际上,成果差的还是比较大的。

    这并不妨碍舆论对王浩完成数学成果的赞叹。

    “这就真是太厉害了,上次我看到这个名字,好像是完成了十篇论文吧?当时还有一群人骂他刷论文!”

    “我上次也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月十篇论文,一看就是刷的,结果人家就是个天才,已经超脱我这种凡人的想象力。”

    “作为一个二十八岁的博士在读生,我还在为一篇数学小论文烦恼的时候,比我小三岁的人竟然已经完成了素数分布的论证,泪奔,无语凝噎……”

    “下次我再考高数的时候,一定喊一声‘王浩大神附体’!高数满分儿就没问题了!”

    “上次不还有个博主批评他吗?那个博主去哪了?哦,对了,好像是献祭了,阿门!”

    “王浩就是男神啊!数学男神!我已经爱上他了,你们看视频了吗?我看了整整一个小时,他站在讲台上写证明的身影可真帅。”

    “向所有科研工作者致敬!尤其像是王浩这种天才的科研工作者,他们才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

    《青年报》发布的报道评论很多,但在微薄上评论最多的却是《数学网》的报道。

    《数学网》是科学院数学所建立的官方微薄,平时只会发布一些与数学有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