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30节 (第2/6页)
不是说明,那孩子……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那可是他的生身母亲啊。 不等李豫寒心完,朝会上,王逍又呈上一表,却是豫州刘樟的奏章。 奏报上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成忠公小娘子入蒙城,有一白发子出圣旨,册其为宜昌公主,地方不知真假。公主身边拥有竟陵王麾下府兵,杀骁骑将军,踞城隘,严守城池,不知意图何为。 朝野为之震动。 明眼人都想得到,那蒙城距离兖州东线不过百里,当初那手捏唐氏家财的小娘子随竟陵王一道出京,蜀王迎面拦阻,都未拦住。 当时朝中便有人担忧,此二人一个有兵一个有钱,若强强联手,则中原已分南北两半,南朝恐再半半,那分出的一半,就是落入他二人之手! 所谓军、政、财、权,执 掌者两两不相挨着,天子才好制衡。 李氏才经历过换储,又失唐家钱囊,元气正值不足,若江北边儿再有什么动静,还等什么胡人攻来,只怕就要自取灭亡了。 有些人不由将目光投向居于文臣行列之首的卫崔嵬身上。 当初卫觎前脚离京,此公随后便自荐入主中书省,除了当仁不让,另一个缘故便是他愿主动入彀,换取皇上对远在兖州的竟陵王的放心。 儿子在外头再胡来,至少老子还在京里。 可谁知道这点儿牵制的作用有多大。 毕竟竟陵王是出了名的生有反骨,狂妄忤逆,还因当年卫皇后去世,一直迁怒着这个父亲。 李豫思虑百转,也沉然看向卫崔嵬。 卫崔嵬腰插玉笏,老神在在,没有开口之意。 与他并肩站立的太傅顾沅,这时却从朝袖中取出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