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80节 (第2/6页)
是说村民们不打理,而是他们根本打理不过来。 土壤不够肥沃,就近没有水源,村民们吃水都是问题,种下去的粮食只能靠天吃饭,能做的补救就是用扁担人工挑水。 可这样能挑多少水呢,一年到头,人没有休息的时候,却也依旧是吃不饱饭。 他们也试过编表带,可是这个工作,在村子里也是很难的。 编不是问题,可长年累月干活的双手,早就粗糙的不成样子,稍微上点年纪,根本没办法编表带,编出来的到处都是被他们手上的死皮勾出来的线头。 这样的表带自然是没办法回收。 因为穷,哪怕是生了很多孩子,能活下来的,只有最健壮的那个。 这个健壮,并不仅仅是指年龄,而是多方面的考虑,比如是否不容易生病,比如是否是男孩,比如是否幸运…… 在这里,能够活下来的人,往往运气都不太差。 运气不太差的年轻人被县里拉到工厂,工资不低,家里的生活才勉强有了改观,可依旧是穷困不堪。 因为一个年轻人,往往要养活一家人,还要给自己留点退路,总要结婚生孩子吧,总不能还回到这穷乡僻壤吧。 如果他们没有到工厂,没有看过电视,没有接触过高科技产品,没有见识过更广阔的天地,或许他们的一辈子就可以老老实实的,像一代又一代的老人们那样。 面朝黄土背朝天,像老黄牛一样过完自己困苦又短暂的一生。 可在工厂,他们见识到了更多,身边也都是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很多是上过高中,乃至大学的人。 他们艳羡着,又在身边工友的帮助下,努力上进着。 很多没有上过学,或者是早早辍学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