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五章、阴人行阴事 (第1/12页)
“南爷,今年棉花价再高,农民手里又能有几个闲钱,我听一个朋友说现在很多收购站收购资金不足,大量向农民打白条,虽说很有信誉,基本不到一年就能兑现,可那也是明年的事了。” “哦?你朋友这么懂行情,不会是专门做收白条买卖的吧?” 上辈子,当地产行业内卷很严重的时候,垫资和承兑汇票就开始流行起来,一个包工头给地产公司干完活,通常结算的时候收到的不是现金或转账支票,而是一张商业承兑汇票。 商业承兑汇票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一张注明还款日期的欠条,没有任何担保,到期能不能拿到钱,并不是由“债权人”说了算,里面充满各种不确定性,靠不靠谱全看开具企业的信誉。 在商业领域,信誉通常很重要,但有时候又会变得一文不值。 就算企业很讲信誉,商承到期都能承兑,但在没到期之前,谁也不敢保证“债权人”不会遇到急需用钱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债权人”就会拿着商承提前去银行贴现,也就是给银行贴现利息,提前把钱给拿到手。 这是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一般走不通,想要提前拿到钱,需要把商承卖给专业搞商承回收的第三方企业。 这种第三方企业通常和开具商承的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门槛很高,不是谁都可以做,他们通常不用担心商承不能兑现,也许还可以在不打折扣的基础上提前兑现。 “我朋友自己不做,他家有亲戚在做这个生意。”孙长征说道。 “哦,其他的不好说,棉花收购站还行,白条和现金能对半开,一个村总有几户条件会比较好一点,手头松一点,他们还是买得起的,蚊子再小也是rou,能赚一点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