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向雪山行_第18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第3/7页)

时跳出一个新动作,有时候是反复打磨的结果,有时候则纯粹是出于偶然,灵光一现,连自己都没有预料到,如果想要彻底掌握技术要领,做到驾轻就熟,通常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来巩固完善。比如徐槐就曾在比赛中偶然跳出2340,这是单板大跳台历史上第一个成功落地的外转六周半的动作,令无数人为之震惊,但他此后却再也没有在赛场上完成过这一动作。

    而储昱的1980,前两天才第一次落地成功,今天就又能成功落地,这本身就很不可思议了,更何况他的完成质量还很高。以前一直听徐槐说储昱是天赋型选手,过去的几次同场竞技,储昱在赛场上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这是第一次,杞无忧对他的天赋有了实实在在的认知,不禁刮目相看。

    最关键的是,储昱以前从未在斯廷博特训练过,他对于场地的适应能力也是非比寻常的强。

    “你不觉得这个跳台的高度有问题吗?”杞无忧问他。

    “不觉得啊,我在瑞士的训练跳台高度就和这个一样,这个高度对我来说是最常见的。”

    “而且现在的比赛场地要比以前标准多啦,你刚练滑雪没几年,好像没有滑过特别差的大跳台吧?”储昱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我以前在世界各地训练,还滑过很多没有吊舱的大跳台呢,几十层楼那么高,需要自己靠双脚爬到最上面的出发台,等爬到了,人也快没有力气了……ryan,你还记得吧?我们有次在意大利训练,爬上大跳台之后要休息半小时再跳。”

    储昱的话勾起了徐槐的思绪,他点点头:“记得。”

    储昱回忆了一下,又说:“北京首钢的大跳台是我滑过的最好的跳台。”

    “嗯,”徐槐也持有同样的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