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4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节 (第3/6页)

隐形传态,可以当成无限微观的科幻传送阵。

    对,就是那种画个圆你人站在里头,然后一阵绿光后你就传到了另一个地方的传送阵。

    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光子的纠缠关系,在经典信道——也就是符合相对论的前提下,将比特信息给凭空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一个人或者某件可以视作无数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因此只要技术足够完善,理论上是可以把一个人分解→传送→再组合的。

    当然了。

    量子隐形传态只能说是传送阵的雏形,离真正具备宏观物体传送能力的传送阵,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呢。

    12克碳原子是1摩尔,即6.023*10^23个。

    人的体重如果是60公斤,假设全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那么就大约有5000摩尔的原子,也就是3*10^27个。

    描述一个原子的状态按十个自由度来算吧。

    那么要描述一个人,就需要10^28量级的自由度——不理解自由度概念的鲜为人同学们可以把这个词换成钱,而现在前沿具备的不过是传送十五个自由度的光子而已。

    假设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研究方向没问题,人类可能要800年后才会具备符合标准认知的传送阵。

    不过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技术奇点论,认为2075年就会达到技术奇点,目前这种观点的讨论非常激烈并且尖锐,莉莉的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目前全球范围内,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以及十光子的纠缠都是潘院士团队首次完成的。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光子纠缠这玩意可不是某手游那种所谓‘世界冠军杯’、实则只有本土在参与的自娱自乐的研究。这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