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节 (第2/7页)
没有形成席卷南虞皇朝的惊涛骇浪,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时候,一个皇朝的倾覆就在于这些细枝末节处。就好像崇祯皇帝也不会想到,明朝灭亡的火苗竟然是一次裁员。 所以民间已经出现了义军,虽然在灵教的打压之下,没有真正燃烧起来,但秦效勋的名声一落千丈,已有文人将他与史上遭人唾骂的暴君相提并论了。 尽管如此,傅希言依旧不觉得此时是开战的好时机。战争从来都是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因为它要涉及的人太多,而其中大多数都是无辜被牵连的。 若是做个民意调查,大多数百姓都是不愿意卷入战争中去的。尽管十万人很可惜,但他们不在这十万人中,自然也不愿意为这十万人而付出更多十万人的代价。 傅希言想,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去当个刺客。哪怕不光彩,胜之不武,都可以,他可以为十万人去报仇,杀秦效勋,杀乌玄音,杀班轻语,杀光灵教参与的每一个人。 这是他独自与那十万冤魂做好的约定,不应该卷入更多人去。 傅希言终于拆开了这封信。 但信上没有字,管家拿出了粉末,撒在了信纸上,又洒了一些清水,字才慢慢显形。只是原本俊秀的字体因为晕开,显得有些粗犷。 信是秦昭所写,先叙旧,再恭贺他继任天地鉴主,最后才写道:寒冬将至,炉火已起,温酒一壶,敬新年。 没有写南虞的现状,没有写自己的处境,也没有问他来不来,只说过年的时候,他要大干一场。 傅希言想:情商这东西,秦昭是真的有。 所以如今的形势不在于他要不要发动战争,而在于战争一定会发生,他要不要加入。 傅希言长叹一口气。 他不喜欢战争,是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