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03章策略 (第1/5页)
杨广三征辽东的事实其实已经非常彻底的证明了大军远征的利弊。 大军团作战,中原能够体现出全方面的优势,可以说人数越多,来自这种国家基础上的优势就会越明显。 但弊端同样非常大,冷兵器时代国力有限,数十万大军几乎就是以倾国之力而成军,百万大军……属于皇帝脑子坏掉了才会出现的情景。 自古以来大军征战,人数上一旦超过十数万众,其中一部分必然是民夫,战前运送辎重,战时则可以充当兵卒。 人数到达二三十万就是一个界限,动用如此大军,即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夫,结果不论胜败,都将对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军队数量去到五十万开外,那定然是一场决定性的战争,必是以举国之力而赴沙场,强盛之国也不足以支撑太久。 百万大军,在冷兵器时代绝无仅有,可以说杨广创造了一个奇迹。 而当他聚集大军于河北时,大隋的命运其实便已注定,不管他能不能灭掉高句丽,大隋的国力都将在此战当中消耗殆尽,更何况他还输了。 当时前隋的国库已然空空如也,连临时收取贵族的税赋的馊主意都拿了出来,动员起来的民夫更是无可记数。 大军的粮草在沿路的各个大仓之中堆积如山,普通的百姓却在饥饿的边缘苦苦挣扎…… 后两次征伐辽东之举可以看做是恼羞成怒之举,已经轻率到了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地步,所以都是半途而废,并没有对高句丽造成什么打击。 也就是说,第一次辽东之战已然耗尽了大隋的骨血,之后两年的cao作则加快了大隋崩溃的进程。 所以说不用李碧相劝,李破也不会去蹈杨广的覆辙,才过去多少年,他们又都亲历了那场战事,谁又能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