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卷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 (第7/7页)
些人只是引发大案的若干棋子,仿佛这起案子,跟这些不幸的人已经无关。 土木堡之后,景泰即位。愤怒的朝臣们要求清算王振的罪孽,在午门将马顺活活打死,让他成为锦衣卫历史上唯一被殴打至死的指挥使。王振的干儿子王山,很快也完蛋了。 薛瑄很快被起用,先任南京大理丞,然后转北京少卿。 但讽刺的是,他却不如当年的仇人王文混得好。王文紧抱景泰大腿,坚决反对把英宗接回来,很快以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创了二品大臣入阁的记录。 薛瑄、王文两个人,在景泰年还交过一次手。景泰四年(1453年),苏州发生饥民抢粮事件。王文受命弹压,一口气抄了五百多户,抓了两百多人,统统以谋反罪名押解京城问斩。薛瑄又一次站出来,为这些人鸣冤。 王文无奈地表示“此老倔强犹昔”,只好惩处了为首的三四人,其他人都放了。 夺门之变发生之后,朝局又一次大地震。英宗复位,着手清洗旧臣。王文被诬谋反,和于谦一并处斩。 于谦之冤,天下为之不平,而王文之冤呢? “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 “冤死而民不思”意思是老百姓知道你是冤枉的,可是一点都不同情。王文能得到这样的评价,可实在是太讽刺了。 更讽刺的是,诛杀王文的圣旨,正是薛瑄亲自送过去的。其实薛瑄这时候并未挟私报复,反而极力营救,为此事也恶了皇帝,很快就告老还乡了。 不知道他们两个面对面会说些什么,会不会谈起许多年前,那四个无辜的冤魂。 —全书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