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秀才应试得第一 (第5/6页)
:“话不能这样说,这就是贤侄发轫之始,苏州府第一名,好兆头,将来必是连中三元,这酒以后可是有的吃了。” 连中三元是明清文人最羡慕的事,所谓三元跟童子试无关,指的是举人乡试的第一名解元、进士会试的第一名会元、殿试的头名状元。此乃三元。 可实际上,在整个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连中三元的,只有一人。明英宗主持殿试时亲笔录取的状元商恪,此人后来担任了景帝一朝宰相。 连中三元,这种概率之低,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人,只花两块钱买了一张彩票,就中了亿元大奖。 酒席开始,况钟举杯向周父道:“这不过是练老公祖谬爱,提携小儿罢了。文宾当年也是苏州第一名吧?” “也是,也还是练大人主考,他们兄弟两个以后就真是同门了。” 周父胸怀畅爽,一个文人要想有所成就,苦读苦学固然重要,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然而将来能到达何种高度,几乎就是由天资所决定的。命高八尺,难求一丈,这个命就是天资。 周父认定,况且这孩子天资了得,将来成就不可限量,自己早投资,大投资,将来必会有大的回报。他想要得到的不是别的,将来况且发达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就有了坚实的靠山。尤其是小儿子文杰,更需要人帮衬,虽然有他哥哥,但多一个人总是好的。 “还有文杰,将来怕也是要和他们在同一个门下了。”云锦堂说到。 “他和文杰亲兄弟似的,是否同门也不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