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七十七章 吕郎中跪求拜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吕郎中跪求拜师 (第3/6页)

秀才就行,这样就能在镇子上留下种子,可以继续教其他孩子读书。薪火相传,或许数十年后,真有可能走出一个举人进士!

    他最热心教育,但又担心,读书人多了,镇上的山民会分出等级,淳朴的民风会被破坏。

    如同《庄子》所言,古来本来大道闷闷,无是无非,无善无恶,只是圣贤们乱凿混沌,就生出太多是非善恶来。所以庄子:圣贤不死,大盗不止。

    然而,不能因噎废食,办学是正道!

    况且计算了一下:请一位塾师,每年五十两银子,条件够可以了,再加上每年二十年银子作为塾师的基本生活费用,三十两银子给那些学生们采购课本、笔墨纸张,每人再贴补一些灯油钱,至于书桌椅子倒是简单,山里不缺木材,找人制作就是了。

    呵呵,况且笑了。

    晚上他在饭桌上把想法对萧家三人讲了,萧万里当即赞成,只是不同意他用自己的银子办学,是可以由各家各户摊资。

    “我想完成一个心愿,银子当然得我出,先拿出这些做五年的费用,以后我会托人寄银子过来,每年一百两。”

    明朝虽没有邮局,没有银行,更没有网银系统,不过,汇寄金钱还是有很完善的系统。县城以上的行政区域都有钱庄、当铺,这些就是银钱汇兑的系统。

    镇上虽然没有钱庄当铺,却有商家,而商家无路不通,无利不至,他们自然成了镇与县城钱庄当铺的中介。

    镇上的生药铺子规模相当大,不仅可以帮助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