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三章 沸腾的天津(二) (第1/11页)
大规模镇压汉jianian的影响是巨大的。 天津这地方,因为有租界,不少前清的落魄王孙和北洋政府时期的过时官僚都到这里当寓公,时间长了,未免坐吃山空。有些人便蠢蠢欲动,妄图借日本人之手,恢复失去的权柄和荣华富贵。加上从洋务运动开始,日本是中国留学生聚集地,大部分留学生是去学科技的,但相当一部分留学生娶日本妻子,受日本文化同化,堕落为亲日派,成了汉jianian滋生的土壤。 教导师这一公开宣判汉jianian特务,最起码对那些羡慕汉jianian作威作福、也想步汉jianian后尘的头面人物起到了震慑作用,即令是日后他们还要做汉jianian,也不敢把坏事做绝,免得将来被镇压。 镇压汉jianian的行动也极大地调动了天津人民的抗日热情。那个年代,许多国人都很麻木,象东北、天津这些大城市,许多国人为了混口饭吃,保条活命,选择的不是反抗,而是当顺民,用自己的双手,为日本侵略者营造占领区的经济而劳作。当然,这也不怪国人,那个时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的统治者也没有给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北洋政府也好,国民政府也好,都是些什么货色,国人心里都给明镜一样,不提也罢。这教导师一大规模镇压汉jianian,普通老百姓就看到了希望,心里隐藏的的火焰轰的一下就被点燃了。于是,主动带领部队去抓漏网的汉jianian的,报名参军的,报名参加支前队伍、帮助部队转运物资的,等等等等,就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天津变得热火朝天了。 刘一民苦思一天,感觉要想打破日军的大规模报复性围攻不容易。 本来,刘一民想留一支部队就在冀东坚持游击,吸引敌人,主力立即南移。但又一想,这日军不是三万、两万,而是日军最精锐的几十万大军,如果坚持这个时候创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