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三章 冀中大突围(三) (第2/8页)
不忙地装弹,追逐着鬼子的装甲车,用无坚不摧的火箭弹教训狂妄的小鬼子。 追近沧石路的鬼子已经乱成了一团。 曹胜利站在距离公路50米远的一个小土包上,冷冷地注视着乱成一锅粥的鬼子。在他身旁,是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教四旅一百多门的75迫击炮、60迫击炮和步兵炮、掷弹筒。 这个干瘦的汉子,自从参加红军起,每次战斗都是冲锋在前。到了红十八团后,一直在辎重连、辎重营、辎重团工作,这绝对不符合他争强好胜的性格,也对不起他积累下来的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指挥才能。因此,在他带领下,无论是红十八团的辎重连也好,还是红七军团辎重团也好,每逢大战,他的团队都是要和兄弟部队争抢战斗任务的。自从担任独一师参谋长以来,曹胜利才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好像自己天生就是战场上的厮杀汉,一听枪炮声心里就格外宁静,宁静得一如黄昏时牵着牛儿回家的老农。 见火箭筒发威了,重机枪发威了,鬼子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曹胜利不再等待,马上下令向正面十发齐射。 成群的迫击炮弹、步兵炮弹掠过夜空,狠狠地砸向了惊慌失措的鬼子步兵群中。虽然都是小口径炮,杀伤力有限,但胜在数量多,就是一百多颗手榴弹一起落下也不得了,何况是迫击炮弹、步兵炮弹呢? 这个时候正是鬼子大部队蜂拥而至的时候,各路日军争先恐后地涌向正在激战的新垒头地区,虽然先到的部队已经遭到打击,但大部队作战,惯性作用很大,绝不是说停止就能停止的。曹胜利的跑群打的就是鬼子队伍的中间,目的就是要把鬼子中心部位的部队打乱、打炸营,阻止鬼子的惯性冲击。这种打法那是多年征战积累的经验,不是刚出军校的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