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六一章 冀南风云(一) (第8/8页)
净的,根据地里只有一种政权,那就是我党领导的、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民选抗日民主政权。一号首长是这种指导思想,下面各部队执行起来就更彻底了。弄得刚和教导师接触的宋任穷、李箐玉、刘志坚、陈再道连呼搞的好、搞的对、搞的过瘾。 土改问题是各部队和各县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的重头戏,刘一民要求罗荣桓牵头,参照陕西土改办法,结合冀南、鲁西新区特点,加以修改,对那些积极抗战的地主给予较大幅度的照顾,尽量实现农民和地主都相对满意。至于那些坚决不支持土改的地主,刘一民的说法是长痛不如短痛,不愿意改的人先到学习班学习,实在教育不过来就强制进行土改。现在已经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了,还抱着自己的土地不松手,眼睁睁地看着无地农民逃荒要饭、穷死饿死,这些人已经成抗日的绊脚石了。对付绊脚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它搬开扔掉。 实际上眼下最难办的就是根据地的商品流通和供应问题,虽然根据地初创,但老百姓吃盐用油总得解决吧!眼下虽然不愁,有从天津、塘沽运回来的盐、油做保障,但这些东西主要是满足部队需要,保证根据地那么大人口供应就难了。特别是时间一长,日军必然会对根据地实行严格封锁,到时候,没有好的流通渠道,日子就难过了。 刘一民觉得关键是要扩大根据地,只有实现主要生产生活资料自产自销,建立银行,使用人民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短期内,只能靠想法扩大和其他根据地、**占领区的贸易来解决问题了。因此,他要求冀南、鲁西行政公署都要设立专门的贸易机构,领导商业工作。 第二六一章 冀南风云(一)在线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