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九章 发展(三) (第4/10页)
下,越发显得刘一民对这些人是多么地不公平。 红军大学方面,既然招聘来了美军空军教官,就不能耽误时间,红军大学立即开设了航空兵专业,在陕西全省和红军各部队选招了300名空军学员,进一步细分专业,开始理论教学。那六个美军空军退役教官,现在被刘一民揉搓得象面条一样顺溜,个个精神十足,没事就追着刘一民要飞机,说是光理论教学不行,飞行员都是靠飞行时间喂出来的,不实践飞行,理论学的再好都没用。 考虑到资源和防空安全问题,刘一民提议,经中央批准,将钢铁厂、电厂、军工厂、火药厂全部建在了被李四光称为“亚洲的乌拉尔”的勉县。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又有地形优势,便于隐蔽保卫。唯一缺憾就是距离大保当煤矿太远,原煤运输困难。但世事无完美,想想日军飞机的嚣张劲,刘一民不能不这样安排。 为了集中力量抓好汉中几个骨干厂矿建设,刘一民不得不将七军团工作全部委托给罗荣桓,集中20天时间,将承担的红军大学陆军合同战术课程讲完,指定肖劲光全权负责红军大学工作,然后就直奔汉中,安营扎寨,承担起了铁矿、钢铁厂、电厂、军工厂、火药厂的建设任务。 **对刘一民已经很了解了,知道党内、军内再也没有人比他更懂行,就放手放权,索性让他把煤矿和油矿的建设工作也抓起来。这下算是把刘一民给拴住了,天天不是守在汉中就是在延长和大保当之间奔忙,半年多竟然没有回西安。 就这样,刘一民带着那些美国来的技术人员和沈谦一、曾照等国内技术人才,紧干慢干,一直忙到了1936年6月2日,钢铁厂和电厂才算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