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九章 纽约的声音(三) (第4/11页)
写成了一个与倪华一见钟情的绝世英雄,文笔曲折生动,一时洛阳纸贵。 其它报纸也紧紧抓住新闻看点,以、、、、、、、、、等大幅标题,全面报道见者见面会的情况。 纽约轰动了! 美国是一个新闻业高度发达的地方,也是一个制造新闻的地方。普通老百姓刚刚从经济危机、失业破产的阴影中走出来,正需要刺激人、激励人的爆炸性新闻,这倪华的身份和她所揭露的日军侵略兽行,正好迎合了这种需要。索尔兹伯格先生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不遗余力地帮助倪华。 于是,纽约人在议论,纽约人在行动。 哥伦比亚大学的师生看到报纸后,才知道医学院那个东方天使竟然是中国八路军总医院的副院长,是一战消灭4万日军的刘一民将军的夫人,在骄傲自豪的同时,学生会迅速发起了“我为苦难的中国捐一美元活动”,组织师生捐款。 纽约的华侨看过报纸后,对祖国的抗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各类华商会迅速和倪华取得联系,决定在开设捐款捐物热线电话,设立专门银行账号。同时与美国各大城市华侨组织联系,组织动员捐款捐物。组织华侨回国参战,监督日本与美国贸易,尽可能依靠媒体力量,阻止日本从美国进口战略物资。 考虑到日本方面反应,华商会决定聘请6名保镖,担任倪华再美期间警卫任务,确保安全。 一些民主党议员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接受电台采访,呼吁政府尽快研究对外政策得失,为总统决策提供正确的参考材料。 共和党议员就不客气了,一个议员犀利地指出:“不可否认,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