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磨合(三) (第2/12页)
兵而窝火。 黄苏介绍过周毅和钟赞大的情况,刘一民记得很清楚。周毅是东北人,父亲是东北军一个旅长,死在日本人手里。周毅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受到李大钊先生的影响,加入了**,后到苏区参加红军。此人军事素养高,文化素质也高,指挥上确实有一套。钟赞大是四川资中县人,度过资中师范,随刘伯承同志参加红军。此人心细如发,长于思想政治工作。 看着周毅和钟赞大窝火的样子,刘一民就说:“周团长、钟政委是不是手下没兵,感觉很委屈啊?” 周毅倒是很爽快,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报告师长,我从干部团来的时候,心想要到主力团去,哪怕是一个营、一个连都行,没想到师长给了我个空架子新兵训练团,一个兵都没有。这活我干不了。请师长重新考虑安排我的工作。” 刘一民转向钟赞大:“钟政委呢?” 钟赞大一口四川腔:“师长啊,干啥子都是干革命,我没得说。不过,这一个兵也没得,感觉好像一拳打在棉花包包上,有力没处使噻?” 刘一民又看向杨光、张自立。这两个心想,你周毅、钟赞大还叫苦,老子比你们还惨,到现在还是等候分配呢?因此,见刘一民看他们,杨光就说:“师长,这没兵带、每仗打的日子真他娘的难熬!” 张自立也附和道:“就是,还不如不去红军大学学习呢!要是不去红军大学,老子现在还领着自己的一团人马和白狗子拼命呢!这倒好,一去学习,成了光杆儿,满心指望这次到警卫师能够带部队打仗,谁知道落了个等候分配。还不如去当个营长、连长呢!” 刘一民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