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0九章 公祭(二) (第2/8页)
死在我们手里的日军中将就有三名,少将7名,佐官就更多了。我们恨日军,想杀寺内寿一,恐怕日军更恨我们,寺内寿一做梦都想除去我们几个。打仗总是要有牺牲的,作为我军高级将领,师长可不能被仇恨左右。主席不是说了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况我们已经消灭了二十一师团主力和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收复了冀中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为死难的烈士报了仇。师长接下来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实施中央赋予教导师的战略任务,而不是念念不忘报仇。” 见刘一民情绪有所缓解,罗荣桓不再多说,他知道刘一民虽然比他年轻,但眼界、思想那绝对是一等一的,不用多劝,点到即可。果然,歇了一会儿,刘一民缓过了劲,就闷声说道:“让烈士们入土为安吧!” 按照后勤司令部准备的公祭议程,是由防空旅战士们负责抬灵,到墓地后,由韩前进主持,罗荣桓介绍李亦默同志生平并讲话,然后的南宫各界代表发言。刘一民看后,提起笔就做了修改,改为由回到南宫的领导为李亦默抬灵,罗荣桓介绍生平讲话,蔡中宣读教导师追授烈士们荣誉称号命令,刘一民讲话,为了避免时间过长,日军发现后实施空袭,各界代表就不发言了。 上午九点,南宫大街上一片肃穆,随罗荣桓返回南宫的教三旅骑兵营率先整队驰出营房,然后是随刘一民返回南宫的警卫团列队,以检阅姿势在前引导,刘一民、罗荣桓、蔡中、曾中生、吴征、胡底、袁国平、韩前进八个人抬着李亦默的灵柩在前,防空旅、编练司令部干部战士抬着其他烈士的棺材随行,后面是炮兵旅步兵营、工兵团列队护送,向墓地逶迤而去。沿途的群众哭声一片,跟着部队到墓地为烈士们送行。 公祭仪式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