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 刷声望的机会 (第1/4页)
赵佶正是年轻气盛,虽然继承大统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但也想在履历上添点亮眼的内容。 要是跟辽国开战,他可能还会犹豫不决,可现在是跟早已没落的吐蕃开战,己方是优势。 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上啊! 提议顺利通过,接下来就是考虑由谁带队。 曾布立即建议: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当年开边就是王厚干的,后来因为党争的缘故把他贬官了,这回还得是他来! 赵佶又问:“何人领兵?” 曾布对曰:“高永年!” 苏辙本就在朝堂上没啥势力,又经过傅斯年的提醒,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多听、少说、不做! 就等退休! 倒不是老头没有一点抱负,实在是这些年的浮浮沉沉,让他明白了朝堂上的本质。 什么倾向、主义都是假的,归根结底都是想在朝堂上说了算。 不管哪边的上来,执政方向是借口,排除异己才是目的。 如今的皇帝,看似好像不那么激进,对哪边的人都没有成见,这是苏辙乐见其成的。 如此一来,没有内耗,起码对百姓来说是有利的。 宰相提出,副相不反对,皇帝也有那个意思,这项提案就算通过了。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钱粮、人员到位后就可以开打了。 对皇帝来说还有个重要的事情,需要派出心腹之人监军。 不然带兵的将领立地称王咋办? 往常这个活儿都是得宠的内侍来干,到了赵佶这,当然最属意傅斯年完成这个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