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大乾帝国的危机 (第3/4页)
在此之前,历朝历代都标榜着皇权不下乡,而最基层的政府官员就是县这一级别,而且还不多。 大县官员齐备,也仅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教谕、巡检这么几人,小一些的县还没有这么多官员。 而剩下的就不是官,而是吏,或者由官员招募的“临时工”。 而这一刀就砍在吏和临时工头上,诏令中重新定级了从帝国各个部门到州、道、府、县各级官员的品级。 不仅将县级以上的各个官府给扩充了,例如作为县令副手的县丞就由一人变成了五人,为负责治安缉捕的县尉配备了副手等,同时吏的身份摇身一变也成了官。 同时固定了各级官府的编制,编制以内统称为官员,再没有吏这个称呼了。而且所有官员都有升迁的通道,不会像吏一样被困在一地一辈子。wap..OrG 好处有了,那自然也有前提,前提就是他们不再是父死子继的长期饭票,而是一个公共争取的职务,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考试去争取,事实上就变成了“考公务员”。 好在这时李勋并没有对科举动刀,同时还扩大了高级官员的数量,例如六部变为十二部,扩充州级、道、府、县的官员数量,反而给出了更多的位置。 但同时,李勋却把镇也纳入了行政管理的层级当中,进一步压缩了文武士家的空间,算是向文武士家又捅了一刀,也算是打一棒给个甜枣。 于是在乾历6888年后,大乾帝国的政府机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