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73章,修复完成,研究肖像画 (第1/4页)
房间中非常的安静。 沈瑜听了纪磊的问题,沉吟半晌,才说道:“那位摊主的判断有问题。 从画中人的面部特征和头发的绘制,以及构图形式,我暂时认为这是大约1480-1500年间,一位匿名的高卢国或勃艮第大师的作品。” 纪磊好奇的问道:“你的判断这么精确吗?” 沈瑜说道:“十五世纪,勃艮第盛行的绘画风格,受到了依赖于佛兰德斯和布拉班特画家的影响。 这幅画的作者采用了客观观察和理想化的平衡,显然借鉴了罗吉良的模式,改变了自然大小,以便不分散对面部的注意。” 纪磊对着绘画看了良久,才说道:“你说的有道理。我刚才不该打扰你,你说到哪儿了?是签名吧。” 沈瑜说:“签名很重要,但是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据说,1973年,已经92岁的毕加索在其弥留之际,89岁高龄的经纪人特意到医院去探望艺术家。此前,这位先生断断续续地为毕加索做了几十年的经济人。他到医院并不是捧着鲜花,而是带着一大叠毕加索尚未签过名字的石版画。没有毕加索签名的版画作品当然不会太值钱,两位富翁也极不愿意看到艺术品价值的无谓流失。于是,毕加索为之一一签名,毫无敷衍的意思。还有相似的事情,莫迪里阿尼也曾同意在他的友人的画作上签名,以帮助他们卖画,结果就有了伪作和真实签名的结合。根据记载,立体主义大师布拉克也曾经在年迈有病时在两件赝品上签过名。” 纪磊笑着说道:“毕加索的事情,我也隐约听过,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见到这批画。” 沈瑜一边给纪磊的茶杯中蓄水,一边说道:“单独的鉴定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