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科举出仕(士) 第47节 (第7/8页)
啊,虽然黎湖本人只是童生功名,且看样子他这辈子也就满足于这个功名了,但奈何他族人众多、兄弟出息啊。 相比浯阳的其他人,出过举人的孙家更明白黎池‘连中四元‘的分量。不出意外,黎池这个乡试解元开年后稳稳的就是进士了。若是再想得大胆点,若是会试又考取了‘会元‘…… 六元及第,也不是不敢想象的了…… 于是在黎家上门提亲时,孙家也没将话说死,态度有些模棱两可。 媒人回来之后,把话传到了。 在一次晚饭时,黎池提议让黎湖不要租房办私塾了,干脆大气地买上一座两进或三进的宅院,到时候前后院分开,前院办私塾,后院自住。若是买不着合适的,自己买地建一座也行。 黎家与孙家相比,家财确实逊色不少。那想求得人家的女儿,就要表现出一定的诚意。比如,为黎湖在县城购置一处房产,在县城开设私塾,这样至少能确保人家女儿吃住无忧。 可如此一来,就要由公中支出一大笔钱了。他们家里虽然兄弟和睦,但嫌隙就起于这些‘厚此薄彼‘的事情里…… 于是黎池又提议,二堂哥黎河也即将成家,那给他也在县城里买一座或建一座宅院。 不过黎河拒绝了在县城买房或建房的建议。说他决定就住在村里,以后若是在科举上能更进一步那就再说。若不能,他决定从黎槿手中接过族学先生的担子,就在村里教族中幼童。 于是黎池转而建议,科举的事不在一朝一夕,可他成家的事就在眼前了,新房的事要赶紧解决。那就像大堂哥黎江一样,在村里建一座房子。 黎江娶妻时家中出钱给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