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9章 (第1/4页)
送大堂姐出去的时候,天阴得很沉,好像随时能下雨,姜舒月提醒道:“江南富庶,鱼米之乡,我打算去过河北、山东之后,到关外看看。大jiejie若是在关外有田庄,不如把农田微水利提前修建起来。” “关外比京城湿润,种水稻更便宜。”上三旗的人家,谁家在关外没几个田庄,觉罗家有,舒心的陪嫁里也有。 姜舒月笑笑:“正是种水稻。” 高产玉米,耐旱小麦,终于轮到水稻了。 在粮铺,小麦粉比玉米粉贵,而稻米比小麦粉贵……很多。 若说稻米哪家强,当然是南边鱼米之乡的出产,可若论美味,关外的稻米才是一绝。 先帝在位时,便在关外设置了总管衙门,专门负责进贡优质稻米和特产。 可惜关外太冷,稻米一年只产一季,且每季的产量也不如南边多。除了进贡,便是自给自足,很少有余粮能卖到关内。 所以大粮商炒作粮食,囤积居奇,从来只在江南一带,几乎没人往关外来。 但关外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又是旗人的故乡,若能提高关外稻米的产量,恐怕八旗人家都能受益,到时候雍郡王的声望只会更高。 舒心想到的这一层,姜舒月自然早想到了,但她最终的目标并不是帮四爷走上人生巅峰,而是进一步增加粮食的产量,丰富粮食的种类,让她的子民能吃饱穿暖。 至于四爷,那是天命所归,即便没有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