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6章 吴子之道 (第3/5页)
故人皆踊跃,所得皆上士。李悝变法,一夫百亩率为定制,武卒之利,仅少赋焉;况日久地少,百亩犹不可得,人弃之如敝帚,故今之所得皆下士也。梁尉公子以十钱庸之,应者云集,欲令以一当十,何能为也?” 司空道:“吴子有五卒,曰胆勇气力者,曰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曰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曰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曰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今者,轻足善走或得六七,胆勇气力或得二三,余者安在哉?” 信陵君喟然而叹道:“失启封者,其欲除其丑乎?三五言之而不知其耻!卿言是也。” 司莽道:“吴子曰:贤者上,不肖者下,则阵已定;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百姓是吾而非彼,则战已胜。今者不然,亲者上而疏者下,民失其田而远其有司,百姓何分彼吾?是阵不定,守不固,而战不胜也。” 信陵君道:“众卿之言,皆出肺腑,非忠义之士不能道也。其弊若此,当以何策救之?” 梁尉公子道:“吴子之法,图国则曰绥之以道,抚之以仁,教之以礼,励之以义。治兵则曰四轻二重一信。论将则曰理、备、果、戒、约。励士则归之于人主。诚能行之,兵必强而战必胜也。” 信陵君道:“吴子之道大矣哉!愿求其次。” 梁尉公子道:“国之治、将之道,此不可论也。复次者,其在治兵乎。治兵之道,在粮秣不缺,器械完足,赏罚分明,信义达于众也。是则为将之道,可以行之。” 司胜道:“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以次而成三军。三军能战而便斗,方圆、起坐、行止、左右、前后、分合,一一习之,用战则胜。” 司莽道:“用兵之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