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秦人来犯 (第4/5页)
要不要将韩人偷袭的事先告诉须贾大夫呢?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最后本着定不了就不定的的原则,决定一切等信陵君回来再说。他不时眺望远方,似乎希望从那里找到克敌制胜的路径,但远处一股股腾起的烟尘,除了显示己方的营盘所在,根本看不到秦营。地平线的下面,不知道隐藏着怎样的情景——他们也像自己一样焦虑吗,还是一切成竹在胸?主宰这一切的人究竟是谁呢?他发现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对方的主将是谁:据郭仲谨说,可能有穰侯,但还有一个神秘的,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人。张辄的心情越发焦虑起来。 如果追根溯源,他的信心最开始丧失是起于与司莽的谈话。司莽非常明确地向他展示了一名合格的军官,能够非常容易地将一场偷袭化解。“为寇乡里尚且不易,而况军营乎?”司莽的这句话极大地打击了他的信心,他没有理由认为,强悍的秦军会在这种常识性的问题上犯错。 要怎样才能寻觅到敌军的弱点,一击而中呢?他不断地询问自己,却没有答案。在敌人的腹心中开军市,这是一个明显的破绽,但他无论如何也抓不住。破绽在哪里?要怎样切入?他一次次回忆起自己跟着尉氏家老进入启封的过程:每个车队都由一队秦兵监押,完全无法动弹。他想不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能出其不意地在敌军腹心大杀起来。 不知不觉,他已经从南门转向的东门。东门方向是敌我双方的接近地,因此军营密布。每座军营都尘土飞扬,一直延伸很远,几乎望不到头。 张辄在东门楼上眺望了一会儿,试图辨认出每座军营都是谁。晋鄙大夫的军营比较好认,一面大纛高高矗立于飞尘之上。其他军营旗帜都比较小,大多为尘土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