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挖人 (第2/19页)
之道做的一些注释,诸位也来看看,以后若传下去,我也希望有误。” 宋知书所写的大学之道,古云大儒等人在得到同意拿到后,每日都在仔细参悟,做出注释。 为的就是将这篇众人认定的儒家经首,传颂天下,让天下读书人都得到好处。 里面所阐述的各种道理非常难得,尤其有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更是为读书人指明了一条君子之道。 众大儒知道这篇经文意义重大,所以在注释的时候不能有丝毫马虎,否则就容易曲解其中真意。 “虽说我们是大儒,作大学之道的注释,肯定没问题,但问题就在于,即便是我们注解清楚,也比不得真正的言传身教,因为里面的道理我等也未曾完全悟透,可惜。” 宁平大儒拿着徐元大儒的注解,自然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但心中还是觉得可惜,因为每个读书人读书,都会有不同的意思,可大学之道事关重大,众人想尽善尽美。 “言传身教何其艰难?大学之道的道理,我们自己都很难做到,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又一位大儒开口了,也是南派文府的大儒,他本不在京都,是因为古云大儒的邀请,加上有大学之道这篇经文后,才动身前来,为的就是与众人一起进行注解。 在场数十位大儒全部点了点头,经文中道理看似简单,可做起来就不是一回事了。 即便大儒,想要做到完全一致,也艰难异常,更别说为天下读书人言传身教了。 “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无需注解,也无需言传身教。” 这时候,宁平大儒望向众人开口,然后继续道:“引动天地之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