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代_第八百二十二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二十二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3) (第4/6页)

的人不在少数。这可倒好,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我和我的搭档文斯佩斯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3d技术的开。我一向秉承这个观点,3d技术应该用来分享而不是垄断。中国电影正处于一个特别的时期,市场和院线扩大度是惊人的,不久就能赶欧美。而且,中国市场非常欢迎3d电影和数字电影。”

    说到这,有记者终于忍不住了,有点不礼貌的打断:“卡梅隆先生,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导演,我们的电影产业正在进入一个飞展的阶段,您对中国电影有哪些建议呢?”

    白胡子沙哑的笑了笑,道:“我不认为中国电影有什么缺憾,表演、导演、服装、设计都是一流,只是尖端的技术方面有些缺乏,比如《阿凡达》中的全虚拟布景,可能中国还做不到。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电影人可以在特效上与好莱坞进行合作。凡是中国电影,我都会全力支持。”

    得!又特么绕回来了!

    在座的全听明白了,这位就是来卖货的,压根就没诚意。这也是官方和行业最担忧的:好莱坞只惦记中国市场,根本不想合作共进。

    而更可悲的是,在论坛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一位国内的制片人。

    这哥们信誓旦旦的表示:“我们完全能做出同样的效果,找卡梅隆团队纯属冤大头,他们价格至少高4倍,不是贵在技术好,而是贵在员工工资上。”

    ……

    京城,影院。

    这家是星美院线的龙头之一,也是本届参展影片的主要放映地。院方辟开了一个6oo多人的厅,专供展映和交流。

    下午亮相的作品是部纪录片,叫《samsara》。导演是美国人罗恩弗兰克,他带着团队走进影厅,又看了眼观众席,不禁略微失望。

    如果说文艺片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