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三章 制片人的日常 (第3/7页)
拿着那剧本,请教过老贾,请教过楼烨,甚至拜托郝容,联系中戏的一位教剧本创作的老师看了看,补足充实后,才拎了出来。 褚青本身没什么说服力,他那些帮手的份量就强大了点。李昱冷静下来后,自己细细品了两天,觉着意见正确。 最后,俩人商讨的直接体现就是: 第一个,胶片升级成了35mm。 第二个,三位女演员的戏份都有所增长。 至此,《今年夏天》除了故事脉络之外,它的角色刻画,表现手法,跟最初的设想已经完全不同。 主题突出,人物鲜明,层次感清晰,从基础上,它真正的,开始像一部电影。至于能拍成什么德行,那就是导演和演员的道行了。 李昱极其的忐忑和期待,或许她只是想扛着一台16mm的破机器,完成心中的一个念想。 而现在,这个简单的念想,似乎变成了更加辉煌的梦想,并且,唾手可得。 ………… 制片人的工作范畴特广,包括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成本核算、财务审核、监督拍摄、后期制作、发行、申报影展等等。 名头也不少,按级别递减,什么总制片,执行制片,制片主任,生活制片之类的。 褚青干的活,就是最低等的生活制片,呃,当然了,他自己不知道。 剧组到泉城的第二天,就开始正式拍摄。理论上,李昱也有投资,应该算出品或制片那一挂,可这女人忒没良心的撂挑子,全甩给了褚青。 于是,丫就妥妥的累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