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郑家天下必须死 (第1/6页)
——郑芝龙不要脸了! 时间进入到四月末,随着笔帖试告罢,整个闽地,不是整个南国都开始流传起了郑芝龙的笑话来。 谁见过一次性录取上千人的‘科考’? 谁又见过连‘落地举子’都不放过的‘朝廷’?郑芝龙对那些‘落地举子’伸出援手,但凡愿意南下的尽数都可以跟着去,无人能够阻拦。 郑芝龙表现的太贪婪了,连鞑子和长安的李顺,甚至是成都的大西都不如。真就把‘朝廷’的脸给丢尽了。 江南士林都不知道要怎么嘲笑郑芝龙了。他招收的那些人都算什么啊?连给名士们提鞋的资格都没。 那已经完全透题的笔帖试内容,在江南不知道惹来了多少人嗤笑。 “如此之人也能理国?” 这明面上说的是那些公务员,实际上嘲笑的乃是郑芝龙啊。 而同时这些士林名士们也一个个坚定的敌视起郑芝龙,那是异端啊,是多活一天就多污染空气一天的异端。 科举功名在这个时代的上流社会眼中那是拥有着很神圣的地位的。 那是普通人家跻身上流阶层的唯一手段——经商的人虽然可以赚到钱,但若没有读书人的庇护,在官宦们眼中就是任人宰割的肥羊。 军户和勋贵子弟开国时尚有不俗的地位,到后面就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被人瞧不起。 因此对这些上层社会的家族来说,让后人子弟参加科考,取得功名,就是维持家族兴旺的唯一手段。而人一旦拥有了科场功名,都不需要别人来提醒,他们自己就知道自己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养成的社会认知,形成的社会价值观。 结果郑芝龙搞出的‘科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