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八章 无题 (第1/4页)
政府的公信力丢掉容易,重建却极其艰难。这点看后世的兔子就能明白了。 眼下的赵宋就也是如此。 被宋徽宗折腾的元气大伤的中原,平田万里,农夫逃散,不生五谷,荆棘布野,百姓们对官府怨声载道,视官员一个个皆贪赃枉法,朝廷的公信力已经片瓦无存。 这种情况下想叫百姓们相信自己拿到的纸片那就是真正的钱财,这怎么可能呢? 更别说这种发放还是某种程度上的‘强买强卖’,这叫百姓们强烈不满的同时,一个个就也更觉得纸钞烧手了。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对于纸钞当工钱,这种行为虽然很招人恨,可是在各地官府的强力压制之下他们也翻腾不出什么浪花来。 当然,那更重要的是,这些纸钞真的能花的出去。至少交税没有问题。 朝廷的官报上早有刊登:任何个人或企业,不得以任何非正当理由拒收纸钞,否则将受到官府的拘役、罚款等处罚。这就极大的缓解了这一矛盾。 等时间进入冬季之后,大江南北的很多商家都已经适用了纸钞。尤其是那些进出巨大的富贾,不仅纸钞成为了他们的一急需品,就连国债券都也开始慢慢在市面上流通开来。 因为它们的存在对比成车成箱的铜钱来,着实便易太多了。 后世清朝时候,中国的货币早已经进入了白银时代,银号钱庄汇票等商业票据的繁盛就充分说明了纸钞的便易,那是实体金银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更是眼下铜钱时代的铜子们所无法匹及的。 但这些对平日里根本见不到几个钱的普通百姓农夫来说就说不通了。他们只认真金白银,什么纸钞、汇票、支票之类的玩意,他们一概不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