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零三章 化名蒋山佣 (第1/4页)
第五零三章化名蒋山佣 愈加无人知晓的是,这个王略表面上蝇营狗苟、聊以度日,其实,他们却在这家粮栈的掩护下,私下另有文章…… 这件事,还要从他身后的那位大名士顾炎武说起。 顾炎武,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千灯镇人,现年三十八岁,本名绛,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之为“亭林先生”。 不过,此时出现在扬州的顾炎武,却化名蒋山佣,是这座粮栈的东家…… 顾氏,为江东望族,顾炎武自幼被过继给早逝的堂伯为嗣,寡母王氏十六岁即未婚守节,独力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忠义之节。 顾炎武自幼饱读经书,十四岁取得诸生资格,与同窗归庄兴趣相投,遂成莫逆之交。 到十八岁时,二人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共入复社,崇祯十六年夏,炎武以捐纳成为国子监学生…… 顾炎武治学,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 他主张以“修己治人之实学”,代“明心见性之空言”,激烈批评空谈心性的陆王心学,坚决反对雕琢辞章的无用之学,极力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学术理念。 在他看来,学问之道,贵在明道淑人,抚世宰物,提倡“坐而可言,起而可行”的实用之学,他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 炎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曾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撰述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音学五书、古音表、金石文字记等著述,其中所著日知录中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为人树立了不朽的人格典型…… 清兵入关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