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蹴鞠比赛 (第5/7页)
愿意花就花呗。 可是,接下来这一条,却让他很是不解。 从各队的民夫之中,选拔精装者,组建蹴鞠队,每个旬日进行一场比赛。 而且,还设立了赏银,第一名赏银二百两,第二名赏银一百两,第三名赏银五十两。 王永和一头雾水,这是什么意思? 还蹴鞠比赛,你是嫌工期太长吗? 这要浪费多少工期?浪费多少银子? 他曾尝试和于谦谈及此事,可是,于谦表现的很决绝,大致意思就是,你按我说的办就行了,不用问那么多。 王永和也是无奈,谁让人家的官比自己大,只好按照人家说的执行。 不过,他却悄悄写了一封奏疏,将于谦在治河现场办蹴鞠比赛,兀自浪费钱粮的事添油加醋描述一番,差人送回京师。 如此一来,后面皇上追究起来,也是你于谦一意孤行,我反正是劝过了,你听不听那就是你的事了。 因而,当朱祁镇一行人来到淮安府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这日正值旬日,偌大的治河现场却没有开工,而是都在观看蹴鞠比赛。 场面空前盛大,堪比后世的世界杯现场。 朱祁镇混在人群中,观看了一会儿,却没看出什么意思来。 蹴鞠和后世的足球有些相似,也是一群人踢一个球,就是游戏的规则有所不同。 东汉李尤的《鞠城铭》有所说明:“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大致的规则就是在球场中央竖立一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称之为风流眼。每队十二或十六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